每年开年,银行业最传统、最经典、投入最大的重量级活动——“开门红”都将如期展开。
这是一场深入动员、充分发动、影响深远的“营销活动”,直接关联到银行当年重要业务全年收成。
而为了充分激发客户“下单”热情,每年下半年,各家银行分支机构就开始为明年的“开门红礼品”采购绞尽脑汁。
(资料图)
历史上,从传统的粮油到时新的数码产品,从购物卡到抽奖券,从卫生纸到猪肉,都曾经登上舞台。
其中,浙江临海某商业银行的先网点,还曾在网点门前大摆阵仗,搭建肉铺,搞了一场搞了一场“存款送猪肉”的戏码(下图)
几乎所有的开门红“营销”活动,都讲究个“热热闹闹”、“眼见为实”,也往往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。
但今年,似乎这样的场面少了许多,猪肉等“硬货”更是罕见被提起。
是银行们都不营销了?还是相关活动“改头换面”了?
“开门红”活动当然不可能不办,它们是被银行都搬到线上了。
资事堂发现,早在春节前后,一些城商行网点的理财经理,就开始热情地向客户介绍该行的线上“开门红”活动。
“在APP上报名参与我们的活动,每个月的月日均较12月提升10万元以上,就可以领微信立减金等福利了。月日均资产增长的越多,福利就越多。活动一直持续到3月31日”。
而这不是个例。
梳理各家手机银行APP,不难发现各类“电子化”的开门红活动很多(下图)。
不少还结合各自的业务特点,在运动、养老、理财等方面大举发力。
而在活动搬到线上后,各家银行的可以给予客户的权益就更“五花八门”了
在一些礼品招标网站上,银行采购“支付立减券”、“话费充值券”、“乘车券”等的采购标案明显增多。
其中最热门的是各家机构的“立减金”权益,即通常客户在银行可以拿到的,满xx减xx的购物或服务优惠券。
梳理多家银行的“电子化”开门红礼物,不难发现,和以前线下活动相比,线上活动的考核标准主要与“月日均”资产挂钩。
所谓月日均资产就是投资者账户一个月内每日的平均资产。
在中行,报名2月的“资产提升、礼遇暖冬”活动。上月日均金融资产100万以下的客户,单月日均金融资产较上月提升1万元-5万元(不含),既有机会获得10元微信立减金;提升5万-10万元(不含),即有机会获得30万元微信立减金,在此基础上月日均金融资产每再提升5万元,可有机会额外再获得30元立减金,微信立减金最高可累计获得150元。
在恒丰银行,2022年底前的存量客户只要在报名并在该行提升相应月日均资产,可获得相应积分。积分可兑换各类实物礼品和电子卡券。
和从前开门红按照纯粹的存款数额大小送礼相比,在科技的加持下,这样的活动相对来说
更有利于缓解揽储的压力,约束月末存款“冲时点”的行为。
从线下转线上,显然是对应着过去三年,金融机构业务重心转往线上的大方向。
随着,越来越多的客户被引导到电脑和手机前,银行的营销活动重心转移自然也是趋势。
但同时,上述活动和线下网点里高龄人群为主、手机应用不熟练的特点,如何匹配也是一个挑战。
一线的声音显示,以往常常跑金融网点的中老年客户,在线上不少处于“失联”或“准失联”状态,有些还需要子女辅助操作,并不方便。
另外,不少中老年客户反映,搞不明白“复杂”的活动规则,需要客户经理或家人亲友多次解释。
其三,目前的银行APP愈来愈趋向“全功能化”,大量页面和专栏叠加的情况是,很多中老年人找不到活动入口,找到了也点击不了的情况也不少。
如何做好一线网点的“适老化服务”转型,会是未来许多银行的一大挑战。